结亲周|自治区为什么会要求干部职工向群众缴伙食费?
自治区党委决定,12月在全疆集中开展民族团结“结亲周”活动,从12月11日开始到12月底,全区各级各地、各部门各单位所有干部职工都要由领导干部带头,分批次到基层村和社区,自带行李住在结亲户家中,群众吃啥干部吃啥,每天向群众缴纳伙食费,开展为期一周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活动。
在“家”里吃几天饭
细算下来
其实伙食费并不算高
但
为什么
自治区党委会专门要求这件事儿呢
首先
我们看看这几张收条
在今年“砥砺奋进的五年”大型成就展上。其中一件展品首次展出:习近平2015年慰问梁家河村民时,在梁家河原大队党支部书记梁玉明家的午饭费用收条。
这是2015年春节前夕,习近平总书记回到阔别已久的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,在梁家河原大队党支部书记梁玉明家的午餐费用收条。
在当年老支书,也是习近平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家,主人热情邀请习近平留下吃顿便饭。热气腾腾的炖羊肉、荞麦饸饹、油馍馍、蒸南瓜、麻汤饭……乡亲们同总书记一起忆苦思甜,回忆着吃糠咽菜的日子。
这是2014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,在焦裕禄干部学院交纳了160元伙食费。
这次调研中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“心中装着全体人民、唯独没有他自己”的公仆情怀,凡事探求就里、“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”的求实作风,艰苦朴素、廉洁奉公、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”的道德情操。
习近平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同学生们合影。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”。此言切中肯綮。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,是对新疆党员干部的嘱托,也是对全疆干部群众的殷切期望。
为了切实搞好民族团结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,自治区党委作出党员干部下沉到基层农村,与人民群众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”(以下简称“四同”)的重大举措,强化干部理想信念,更多了解民情,更好惠及民生。党员干部“自付伙食费”走亲戚,不给老乡增加负担,带着感情,“到基层去、到群众中间去”,和群众心贴心、心换心,扎实践行党的优良作风。
诚如总书记所说,“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、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,也是领导干部磨炼作风、提高素质的大考场。” “自付伙食费”的措施方法,是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优良传统,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,是新时代践行民族团结的好抓手。
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结亲干部们,给喀什地区疏勒县阿拉力乡马木克村的艾热汗 · 如斯太木一个生日的惊喜,这是77岁的艾热汗 · 如斯太木第一次过生日。(通讯员库尔班江 · 尤努斯摄)
“自带干粮去办公”是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优良传统。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苏区,流传着一首山歌:“苏区干部好作风,自带干粮去办公;日穿草鞋干革命,夜打灯笼访贫农。”说的是当年苏区干部与群众有盐同咸、无盐同淡,亲如一家、血浓于水的党群干群关系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下村驻点,干部在驻村点的一日三餐都是自掏腰包、自备粮票,不给群众增加负担。
自带干粮、自付伙食费作为干部到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察民情、惠民生采用的一种好形式,是党员干部心中装着群众、自觉融入群众、真正走近群众、倾听群众发自心底呼声的党性自觉,彰显了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。
精河县茫丁乡政府结亲干部与布艾吉尔老人在一起聊天。
“自付伙食费”住农家是党密切联系群众、践行群众路线的好作风。密切联系群众是一个永恒课题。与群众亲如一家、打成一片、情同鱼水,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,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。
“自付伙食费”住到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的结亲户家中,不是简单的突击性的花几天时间与结亲户见面,而是要以真正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“四同”活动,是要通过深入了解家庭情况,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,倾听他们的生活打算,解决结亲户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,帮到关键处和点子上,争取早日实现脱贫奔小康。
只有满含感情、牢记责任、扑下身子沉到基层,真心实意多办利民实事,达到心心相融,才能真正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;只有真正沉下去、蹲得住,体验群众日常生活,体察群众喜怒哀乐之情,体味群众酸甜苦辣,与群众手拉手、面对面,才能访察实情、听得实话,才能把群众当亲人、当家人,真正为群众负责、为群众谋利、为群众工作,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与爱戴。
阿勒泰公路管理局富蕴分局、富蕴路政海事局的结亲干部(右)和亲戚一起做晚饭。
“自付伙食费”与群众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”是新时代践行民族团结的好抓手。做好新疆工作,关键在党。新时代搞好民族团结,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。
自治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所有党员干部职工、驻村工作队在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下,民汉搭配、组成小组走进群众家中,一起下地劳动,回家同吃一锅饭,夜宿一个屋檐下,围着火炉边拉话边学习,他们每日向结亲户缴纳伙食费,与群众吃在一起、住在一起、劳动在一起,学习在一起,唠家常、做家务,谋规划、思发展、想致富,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相助的民族团结“一家人”。
虽然语言沟通有少许不畅,但完全不影响大家用简单的几句民族语言加上“手舞足蹈”比划聊天的热情,老乡述说着今年的土地收成、打工的收入、孩子的学习、家乡的变化,党员干部则用群众“包谷馕”式的语言把党的十九大与当前农村开展的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、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惠农措施、利用冬季学一门技术等结合起来讲解,将党的恩情细化、实化、通俗化、具体化,让群众感恩党的恩情、看到脱贫的希望、增强致富的信心。
12月12日下午,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黑甲山片区管委会富康街南社区居民古丽加纳·胡麻克和结对亲戚天山区教育局干部庞建英包饺子。
通过“四同”“零距离”的接触和共同生活,通过“自付伙食费”减轻群众负担,党员干部与结亲户由起初的陌生到熟悉,不仅锤炼了党员干部意志、锻炼了干部毅力、转变了工作作风、提升了做好群众工作的素质和能力,而且赢得了群众的信任、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、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,群众一句“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”是对“四同”活动和“自付伙食费”住农家办实事的最高褒奖。
毕业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,法学博士,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教授,党建教研室主任,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、政治学、中国共产党历史、党的建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。
自治区党委党校 新疆新媒体中心 制作
-End-
责任编辑 / 陈大庆
主 编 / 孟根傲德